王梦恕

日期:2019-03-15 浏览: 486

王梦恕,1938年12月24生,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时称唐山铁道学院)。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大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历任铁道部隧道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科研所结构室主任、科技开发处总工,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

工作经历

王梦恕 1964 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该校 1972 年迁四川,改称西南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为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大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市、南京市、厦门市地下工程专业顾问、西南交大等 12 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客座 教授、4个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河南省政府参事等职。 1952年9月~1955年8月 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大型建筑专业(中专);1956年 9月~1961年8月唐山铁道学院桥隧系,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1961年9月~1964年12月 研究生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桥隧系隧道工程专业,师从著名隧道专家高渠清教授。[1]毕业后历任铁道部隧道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科研所结构室主任、科技开发处总工,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成长历程

1957年,王梦恕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唐山铁道学院桥隧系。当时桥梁专业很有名气,相比之下,隧道专业受到极大冷落。选择这一行就意味着要常年在深山野外奔波,干得再好只能在山的两头看到两个涧门,既没有形象美也缺少知名度。他反复思考,感到隧道和地下铁道工程在我国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学科,这方面的技术理论、施工水平都落后于国外30至50年。落后才最需要发展,才最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王院士便毅然选择了隧道与地下铁道工程专业,并读完研究生。

1964年毕业分配,王梦恕面临着人生第二次抉择。60年代大学生很少,研究生更显宝贵。作为高学历的难得人才,组织上决定让王梦恕留校任教。幽雅舒适的校园,整洁漂亮的楼房,铺满鲜花的前程。但这一切没能留住王梦恕,他发誓一定要用所学的知识改变落后的隧道施工方法。

1965年,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工程――北京地铁一线开始建设,王梦恕来到北京地铁公司上班。正当他踌躇满志,一心要为首都的地铁建设奉献才智时,“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而来,王梦恕因“政治上不合格”被打成“照尖子”,下放劳动。不过王梦恕始终怀着对五彩缤纷科技园的执着梦想,盼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王梦恕晋升工程师,调入成都铁路局科研所。他终于可以在设施完备、环境优良的天地尽情地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了。但一个遥远的呐喊却时常盘桓在他的心头,使他怅然若失、那个遥远的呐喊是心底压抑已久的要重新从事隧道事业的强烈渴盼振奋人心的消息来了――铁道部决定在洛阳成立隧道工程局,人生的第三个十字路口又横在了王梦恕面前。怀着感激、带着眷恋,王梦恕离开了繁华的成都,携妻带子来到黄河之滨刚刚筹建的隧道工程局。

创新实践、挑战自我

迄今为止,王梦恕院士所参与或主持的工程项目都是全国第一。“第一”就是前人未干过的,思索的痛苦、探索的风险,日复一日的实践使他的思想日渐成熟。他说:“隧道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停留在理论研究、计算分析的层面,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实际问题的,必须有高层次的人才深入到第一线去,才能结合实际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实现重大突破。”也正是长年累月深入一线,在艰难实践中千锤百炼才成就了这位我国隧道领域的科学家。

1964年,他研究生毕业就参加了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的建设。这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首条地铁,王梦恕至今还记得毛主席的批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错误、失败,随时注意修正。”

初出茅庐,他就用自己的知识纠正了隧道内净空确定未考虑施工误差、贯通误差的重大设计失误,受到领导的高度赞扬。之后,他承担了第一段工艺试验,做到了结构滴水不漏,强度满足要求;承担了具有国外先进水平的我国第一次盾构大型工艺模拟受力试验;主持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直径7.3米的大型机械化压缩混凝土盾构的制造。

而大瑶山隧道,是王梦恕事业中重要的一页,更是他挑战自我的一次跨越。1981年,隧道工程局承担11座隧道和3座大桥的建设任务,其中,举世瞩目的大瑶山隧道全长14.295公里,为全国最长的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1919年以前修建隧道,技术上主要以人力或小型机械开挖岩体,以木料作临时支撑,再以模筑混凝土替代木料。这种方法进度慢,质量差,在替换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塌方,投入运营后,也经常出事故。如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隧道建设的瓶颈?必须尽快寻求新的方法。王梦恕打破常规,不循规蹈矩,只要工程需要,他就大胆创新。他检索到国际上一种尚未成熟的施工原理一新奥法理论。新奥法是一个新鲜事物,“不是生搬硬套、用之四方皆准的真理,必须首先经得起不同地层工程实践的检验。” 时任隧道局科研所总工程师的王梦恕,带着24名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攻关组,在粤北山区这片炎热的土地上,夜以继日地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鏖战。

他设计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新方法、新结构、新仪器,进行了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的全工艺实验;他的创新实践对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和监控量测等成套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使大瑶山隧道工程实现了大断面快速安全施工,将工期从8年减少到6年半,将施工水平从落后国外30年迅速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大瑶山隧道工程被称为我国隧道修建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其中,10项配套技术、42项技术难点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大瑶山隧道修建新技术于1990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王梦恕没有停步。他转战大秦线军都山隧道进行大跨、软弱、有水、浅埋、上有民房的隧道设计、研究,先后攻克了7项配套技术、14个技术难关,并总结出“浅埋暗挖法”。并首开先河用暗挖法修北京地铁区间复线。整个工程比“大揭盖”方案节省资金1亿多元,这项成果被命名为“北京地铁浅埋暗挖法”,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随后主持新技术攻关项目――大跨度地铁车站浅埋暗挖试验,复兴门至西单区间大跨度车站试验段工程,车站结构宽22.5米、高7米,土层覆盖仅1米。王梦恕将试验成果概括成“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18字诀,从而再一次发展了浅埋暗挖的施工技术,为浅埋暗挖法使用于地铁车站施工创造了先例。该项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京市建国四十年优秀科技成果奖,在成果展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高兴地说:“今后修地铁可以不要明挖了,看了这个展览使人振奋、使人自豪。”

胸怀国家、寻梦不止

詹天佑奖是我国土木工程界工程技术方面的荣誉奖,两次荣获此奖的王梦恕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事业心的人。他常强调:实践是产生真知的源泉,许多可贵的结论和新的观点,大多出自工程现场。所以,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要求自己身边的干部或所带的博士生,都必须到现场去,从现场找论文题目,找创新的灵感,找问题的突破口,他甚至要求博士生的论文必须解决现场的一个关键技术,他认为这样的论文才是有价值的论文。他培养博士生有三个要求:第一是道德,第二是能力,第三是理论,这三者次序不能颠倒。按照这样的培养模式,他培养出了一批批非常优秀的总工人才,他们不仅技术全面,而且人品思想也非常出色,事实也确实如此。

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年轻工程技术人员,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不断钻研、不断探索,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他经常教育他的学生,要多学习知识和技术,要想在事业上有所突破,首先得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不要急于求成;看准了的选对了的要锲而不舍,一股劲钻到底。如此下去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然他更多的还是在告诫自己:“不要把自己卖了。”要珍惜院士和捍卫这种荣誉。他把更多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祖国的隧道事业上。在别人眼里,隧道及地下工程太深奥,但在他的眼里,自有一种夺不去的魅力,这里承载着他的梦想,实现着他的价值,是他毕生追求为之奋斗的事业。

随着建设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隧道工程这种过去长期定格在人迹罕至的山间的事业开始步入城市,一个崭新的舞台在等着他们演绎自主创新的精彩故事。

联合国的战略专家曾断言,在土木工程领域方面,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将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地下资源的世纪。中国已经创造了18个月贯通第一长隧道——18.46公里的秦岭隧道的奇迹,还要建设青岛至黄岛的海底隧道,大连与烟台的胶州湾海峡隧道,联结海南岛琼州海峡隧道等越海隧道。王院士自豪地表示,我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已经跨入了世界隧道大国的行列,中国大举开发地下空间的时代已经到来。

另外,随着世界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开工建设,我国揭开了大型盾构机穿越黄河的序幕。长江流域也正在兴起地下空间开发浪潮,除正在施工的上海、武汉长江隧道外,南京、杭州、重庆等沿江城市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越江交通发展规划,以建立区域快速通道。在海底开发方面,中国大陆首条海底隧道厦门东通道已开工建设。王院士广泛参与了这些重大水利工程的规划、论证、建设工作。他表示:这些重大工程先后开工,表明我国隧道施工开始进入穿越大江大河和海洋的时代。

从大瑶山隧道到秦岭隧道,从秦岭隧道到北京地铁,再到越海隧道――王梦恕的创新业绩越来越多,梦想也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重。

他总是行色匆匆:身为人大代表,他要为群众代言,每年他的提案都直接反映社情民意;他是天津市、南京市、厦门市等城市的顾问,需要为那里的城市建设出谋划策;他是隧道与地下工程的专家,哪里出现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要用他的智慧解决疑难问题;他还是个思考者,除了本职工作,他还关注一些社会问题,他确实有别于其他的专家学者,他为我们培养不出大的科学家而着急,他为一些教授在解决问题时总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着急,他对一些城市建设的盲目和无知而着急。在长江上桥隧之争中,他疾呼:“给绿色工程一个机会。”;在北京市地铁建设中,他提出:需要重视安全评估,不能不合理赶工期;他还特别撰文,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城市轨道交通应树立几个理念。

从詹天佑到王梦恕,一个个有责任的中国工程师拓展着光荣的里程,一代代中国人的梦想在时空隧道中旋转,这是一个民族的接力,也是自主创新的力量。王梦恕说,在这穿越时空的隧道中,个人是微不足道的。洞外有洞,山外有山。

在王梦恕的学生时代,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要算他的导师高渠清教授,高教授是唐山交大四十年代的毕业生,并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越生活条件,毅然回到唐山母校,创建了我国的隧道和地下铁路专业。王梦恕曾满怀深情地谈到他的老师高渠清先生。他回忆说,在他读研究生期间,正值国家生活供应极端困难之际,高渠清先生怕他营养不良,每周都把他叫到家中,和老师一起分享国家给高先生特殊照顾的营养品;高先生担心他步行太累,把家中唯一的自行车给他骑用;高先生还教他如何做人,告诫他要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艰苦朴素,淡泊名利,学会团结周围同志。高渠清先生对王梦恕的要求不可谓不严格,对王梦恕的关怀不可谓不深切。这种师生深情让王梦恕所受到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教育,还有影响他一生的人格教育。也正是这种师生深情,让王梦恕一直对母校西南交通大学怀有深深的感情。他曾自陈,自己始终将“不给母校丢脸”这句话当成要求自己、师弟及弟子的座右铭。

他曾坦诚地说,“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首先想起母校,想起老师,经常打电话或登门请教,我感到我的一切行动和决策身后都有母校在支撑着,随着岁月的增长,这种感觉更加深厚。同样,当我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就象孩子对妈妈一样快速地告诉她,让她分享这种幸福。1995年当我被评选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时,我首先把通知寄给了母校。当我被评上首届詹天佑成就奖大奖时;当我被同时选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时;当我被人事部授与科技功臣一等功时,我都把这些消息告诉母校,我感到这些成绩,这些荣誉的取得都是母校的荣誉,都是母校教导的结果,我从内心感到没有恩师、没有母校严格的教育,不会有今天的一切”。

人物贡献

王梦恕院士从事铁路工程科技工作40余年。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理论研究、科学试验、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指导设计、施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促进我国隧道建设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5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等。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多种荣誉称号。1999年获“第四届詹天佑大奖”和国家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功。

王梦恕院士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主要贡献有:

1.开拓了铁路隧道复合衬砌新型结构领域的理论研究、室内及现场试验,摸清了结构受力特点和机理,确定了施工要点及工艺,大大提高了地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并首次在大瑶山隧道应用成功,该项研究获1987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在全国长大铁路、公路隧道、地下铁道、地下停车场全面推广应用。

2.为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修建采用新原理、新方法、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做了大量科学技术攻关研究。在新奥法标准作业工艺、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隧道围岩变位监控量测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为大瑶山隧道修建提供了技术数据和施工模式。实现了大断面、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彻底改变了我国多年的传统施工方法。提前两年半建成大瑶山隧道,被视为我国铁路隧道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3.主持黄土浅埋地层大跨度新奥法设计、施工试验工程。成果已在全国地下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

4.主持创造了浅埋暗挖法施工配套技术。该方法经济效益显著,为城市地铁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首次应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5.主持完成了应用浅埋暗挖法在北京进行的三拱两柱大跨度车站试验段工程。

6.主持了隧道爆破动、静态应力场叠加作用的现场试验,结论已被推广应用。

7.完善了浅埋暗挖法综合配套技术,并推广到各个领域。

8主持完成了单线铁路隧道机械化快速施工配套技术的研究门架式液压台车研制和洞内干式除尘器的研制项目,分别被铁道部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单线铁路隧道配套快速施工技术又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下一篇:

关于携手中国知网湖北分公司 开展“2024年CNKI知识赋能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通知

上一篇:

许其凤


Baidu
map